红色学堂“燃”起来 | 广东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推荐(九) : 东莞篇
导 读
本期的广东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推荐,便带大家走进这座虎门镇上的陈列馆,一起了解其背后鲜为人知的传奇历史。
小小手袋 开启传奇
时间回溯至1978年7月30日的东莞。
第二天一早,当样品交到张子弥手中时,除了溢于言表的满意,张子弥还深深地为太平服装厂的效率与质量所折服,于是他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:合作办厂。
就这样,中国第一家“三来一补”企业——太平手袋厂,在广东东莞正式诞生。
记录历史 印刻时代
陈列馆的主体建筑为青砖瓦顶,以“电动缝纫机+旧厂房”为外观造型,颇具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建筑风格,也凸显了太平手袋厂的时代特色。
陈列馆占地面积6000多平方米,分内部展区和雕塑广场两大部分,其中内部展陈面积近500平方米。600多件展品情景式再现了太平手袋厂的创办历史和改革实践。
展馆外,是占地面积近6000平方米的雕塑广场。广场上矗立的“光辉岁月”“考验”和“圆梦”三座主题雕塑,生动再现了太平手袋厂”敢饮头啖汤”的敢闯敢试精神和东莞开拓创新、包容共进的城市精神。
馆内展区 精彩纷呈
陈列馆的馆内展区则采用了独特的布展方式,175米长的展线,按照“序厅 → 手袋厂的创建 → 手袋厂的运营机制 → 手袋厂的管理理念 → 尾厅”的顺序,采用场景化、情景化和信息化手段,全景式、纪实性地再现了太平手袋厂的加工生产、日常管理等细节,充分展现了太平手袋厂的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。
馆中展示的手袋厂老物件共有500多件,包括缝纫机10台、锁边机2台、工会证22个、工作证5个,手袋多个,另外还有部分工具、手袋配件、考核方案、干部名册、员工总结等。
这些物品通过组合陈列的方式,以不同的角度叙述着当年的故事和走过的历程,激励、启迪后来人积极投身国家未来的发展建设。
除了众多老物件,馆内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,还有大型艺术场景“太平手袋厂车间”。
参观者可以在此使用当年用过的缝纫机,并以互动的方式体验手袋制作过程。
此外,展馆的不少地方都设有影像投影与录音录像,以情景再现、人物现场访谈等形式,为参观者增加展览的阅读性与真实性。
红色地标 精神永存
陈列馆自开放以来,已接待全国各地的参观者十多万人次,成为东莞市和广东省的又一处“红色地标”。